自5月1日起,全国多个省份的医用耗材价格将经历一次全面的调整。此次调整的核心在于耗材价格的联动模式及监测机制的深化与完善。
一、耗材价格联动模式调整
青海省医保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价格及采购要求的通知。
通知指出,从5月1日起,已挂网的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将不再以“最低三省价”为基准,而是直接保留全国最低挂网价。这意味着,耗材的低价联动模式正在进一步优化,以减少地区间的价格差异。
同时,通知还要求相关企业主动关注并调整挂网价格,确保全国最低挂网价(含实际交易价)得到及时更新。若外省出现更低的挂网价,企业需在30天内向青海省药品采购中心提出价格调整申请。这一举措旨在加强价格的动态管理,确保市场价格的透明性和合理性。
二、网产品价格规范范围
与此同时,湖南省医保局也发布了关于建立医药价格信息监测与处置机制的通知。该通知强调,将对医药费用增幅过大、增速过快、结构不合理等情况进行重点监测,特别是针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以及恶意低价现象。
监测内容涵盖了挂网价和实际交易价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价格信息监测,加强医药机构的自律性,引导群众合理就医购药。对于出现异常高价或低价的产品,将进行深入的监测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三、国家推动耗材挂网变革
在今年2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要求医药产品挂网全国联审通办。企业通过国家统一门户网站向一省或多省申请挂网,提交产品和价格资料,资料一次提交、一省核验,信息全国通享。此次耗材价格调整的背景是,国家医保局正在推动医药产品挂网的全国联审通办工作。通过国家统一门户网站,企业可以一次性提交产品和价格资料,实现信息全国通享。这一举措不仅简化了企业挂网工作流程,还提高了价格监管的透明度和及时性。
此外,地方上的价格数据共享也在逐步推开。例如,陕西省已经与广西、山东、安徽等省份进行了挂网价格比对工作,对于未按要求联动外省最低挂网价的产品,将取消其挂网资格。
四、信用评价与奖惩机制强化
在价格监管方面,国家还强化了信用评价与奖惩机制。对于虚假申报、配送不及时等行为,将受到信用记分制度的制约,并可能影响企业参与带量采购的资格。这一举措旨在提高企业的自律性,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
除了对耗材挂网价格进行监管外,国家还将监管范围逐渐延伸至医疗机构采购端。例如,南京医保局鼓励定点医疗机构与企业在“南京专区”开展自主议价,并执行“零差率”销售。这一举措旨在降低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综上所述,随着价格监管配套机制的完善、跨省价格数据共享的推广以及全国联审通办模式的实施,区域耗材价格差异将逐步消除,全国统一的最低价格体系正在加速形成。这将为患者提供更加透明、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环境。
想要解锁更多药品信息吗?查询tyc7111cc太阳成集团(原药融云)数据库(vip.ybspc.cn/?zmt-mhwz)掌握药品各国上市情况、药品批文信息、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市场竞争格局、一致性评价情况、集采中标情况、药企申报审批信息、最新动态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