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天风医药首次覆盖和铂医药:稀缺抗体生态浩海扬帆,开启自研合作BD三重奏

天风医药
03/03
39


报告摘要

自研合作双驱发展,业绩大幅增长迎来收获期 

和铂医药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免疫及肿瘤领域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的全球化生物制药企业。2018年到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0.1亿元大幅增长至6.34亿元。依托独特的商业模式,2023年公司净利润已转正,为港股18A企业中少有的盈利企业。公司资金充沛,截至2024年H1在手现金13亿元人民币。 


依托稀缺的仅重链全人源抗体开发平台,铸就全球领先创新引擎 

和铂医药自有的抗体技术平台HarbourMice®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及潜力。该平台能够产生经典的双重链双轻链(H2L2形式及仅重链(HCAb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CAb平台为一种人源抗体平台,能够制造不同形态种类“仅重链”抗体,如mRNA、纳米抗体、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细胞疗法及ADC。转基因小鼠平台的研发重要性凸显,多项重磅并购密集落地。2021 年赛诺菲以11亿美元预付款+3.5亿美元里程碑收购Kymab,2021年安进25亿美元收购抗体公司Teneobio。目前全球三个获认可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平台,和铂医药的HCAb平台为其中唯一对外可及的抗体开发平台,彰显稀缺性及重要性。


聚焦自免肿瘤,管线推进高效 

和铂医药有超过10种专注于免疫及肿瘤领域的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阶段至临床后期阶段。1)自免管线中推进最快的包括巴托利单抗(FcRn,HBM9161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抗体(TSLP,HBM9378)。2024年7月,巴托利单抗(HBM9161治疗gMG的BLA获NMPA受理,有望成为针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磅疗法。HBM9378是TSLP靶点潜在BIC,由和铂医药与科伦博泰联合开发。和铂医药已在中国完成了HBM9378/SKB378针对中重度哮喘治疗的I期临床试验,针对该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也即将开启。2025年和铂医药将HBM9378授权给了新成立的海外公司Windward Bio,总交易额达到9.7亿美元,海外临床也有望快速推进。2)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为一种新一代全人源抗CTLA-4抗体,联用替雷利珠单抗在末线MSS CRC中显示出优良疗效。 


BD 交易屡获全球顶级药企背书,多个创新品种蓄势待发 

在BD方面,和铂医药依托独有的HarbourMice®平台,持续产出高潜力分子,与全球主要制药企业和创新型药物公司建立了广泛且频繁的合作关系,BD 数量及金额均处在行业前列。截至2025年2月,公司已与十余家国内外知名药企在ADC、抗体、mRNA、细胞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授权开发,多模态多领域合作延展至各类海内外顶尖合作伙伴。

目录


正文

1. 抗体平台全球新,自研合作双驱发展 

1.1. 十载沐风栉雨,打造全球抗体创新引擎 

和铂医药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自免及肿瘤领域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的全球化生物制药企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及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快速拓展创新药研发管线。和铂自有的抗体技术平台HarbourMice® 可生成双重、双轻链(H2L2)和仅重链(HCAb)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基于HCAb抗体平台开发的免疫细胞衔接器(HBICE®)能够实现传统药物联合疗法无法达到的抗肿瘤疗效。HarbourMice®,HBICE®与单B细胞克隆筛选平台共同组成了和铂的下一代创新治疗性抗体研发引擎。



公司收入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2023年已转正,为港股18A企业中少有的盈利企业。通过与全球制药公司及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持续深层合作,独特业务模式助力业绩加速增长。2018 年到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0.1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幅增长至6.34亿元。2018到2020年,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2.37、4.71、19.34亿元,主要由于大规模的研发支出和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从2021年开始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上持续优化,2023年和铂医药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转正,达到1.61亿元。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024年净利润将介于人民币730万元至2200万元。


从收入构成看,公司收入主要包括分子许可费、研究服务费及技术许可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与Seagen、 Cullinan 及科伦生物等企业的授权合作协议。截至2023年,公司已获成功签订总值6.4百万美元的研究服务协议,研究服务费为3.2百万美元,相较于2022年的0.8百万美元增长300.0%。2024年H1,公司成功签订总值4.2百万美元的研究服务协议,研究服务费为2.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67.4%。


1.2. 核心管理层科学家出身,产业背景深厚 
高管多为科学家出身,深耕产业多年。王劲松博士是和铂医药的主要创始人,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创立和铂医药之前,王劲松博士曾在赛诺菲任职,担任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和亚太区转化医学负责人,曾担任哈佛医学院的主治医师和临床研究员。戎一平博士是和铂医药的首席科学官,拥有约20年的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发现经验。在2016年加入和铂医药之前,他曾任职于赛诺菲、强生和罗氏,并在癌症生物学和药理学领域积累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和铂医药股权结构稳定,主要股东包括AdvantechCapital、君联资本和首席执行官王劲松等。2025年1月公司公告拟不时于公开市场上购回价值不超过4000万港元公司股份,显示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2. 和铂医药打造全球领先的全人源抗体创新引擎 

2.1. Harbour Mice 抗体平台全面赋能抗体+研发 
和铂医药自有的抗体技术平台HarbourMice®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及潜力。该平台能够产生经典的双重链双轻链(H2L2形式及仅重链(HCAb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2L2平台可快速且大规模地制造具有经改良全人源可变区的典型两重两轻免疫球蛋白链抗体(H2L2,实现内源性亲和力成熟及免疫效应功能。HCAb平台为一种人源抗体平台,能够制造不同形态种类“仅重链”抗体(如mRNA、纳米抗体、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细胞疗法及ADC)并具有良好开发可行性。凭借从HCAb平台所累积的专有技术知识,公司已自主开发HBICE®平台,专注于生成差异化的基于HCAb的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双特异性抗体(有望可达致联合疗法所未能达到的肿瘤消除作用)。结合公司的单克隆B细胞筛选平台,高效抗体发现引擎有效地推动了公司的创新和可持续增长。


和铂医药的抗体药物研发项目利用HarbourMice®转基因小鼠平台以产生全人源治疗性抗体。Harbour Mice®平台可以产生全人源的、亲和力成熟的、具有优良成药性的单克隆抗体以及新型抗体和铂医药的转基因小鼠平台。该平台包括H2L2转基因小鼠能够产生常规的包含两轻链两重链的全人源抗体(H2L2)和HCAb转基因小鼠可以产生出全新的全人源重链抗体(HCAb)。重链抗体的大小只有常规IgG抗体的一半,但是具有和IgG抗体类似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Fc介导的效应功能,而且不需要人源化或其他额外的抗体工程改造。由于不含轻链的这一特点,重链抗体最大限度的解决了轻链错配和异源二聚化的问题,使得这一技术平台能够开发出常规抗体平台难以实现的产品。此外,该平台还可以开发多种分子结构形式的单域抗体、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CAR-T或其他VH单域衍生产品。


公司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BICE®(基于HCAb的免疫细胞衔接器平台)能快速地开发免疫细胞重定向到肿瘤微环境的多特异性抗体分子。HBICE®分子可以同时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上的肿瘤相关抗原和免疫细胞(例如T细胞或NK细胞)上的CD3分子或者其他共刺激分子。HBICE®分子将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拉近在一起,从而高效地有选择性地激活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并防止了外周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活化。另外,HBICE®平台拥有非常良好的灵活性,可以设计出具有不同结构和结合方式的分子,以实现那些依靠组合疗法无法实现的分子作用机制。


2.2. 全人源仅重链平台价值稀缺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平台免疫原性低,安全性高。抗体生产主要依赖实验小鼠及其他相关实验动物进行的动物免疫法。鼠源抗体属人类免疫系统的外源蛋白,可引起免疫原性反应,继而影响治疗性抗体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性。其后多种人源化技术开发,以源自人类的抗体替代鼠源抗体序列的主要部分。嵌合抗体(以人源抗体恒定区替代鼠源恒定区)及人源化抗体(将鼠源CDR区移植至同源性人类β片层框架)是最知名的人源化鼠源抗体。然而,这两种抗体概不能完全消除免疫原性,并可能会在若干情况下严重降低抗原结合亲和力。源自转基因小鼠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为目前减低抗体药物免疫原性风险的最先进技术。


转基因小鼠技术是重要的产生全人源抗体的平台技术。转基因小鼠平台可分为两代,第一代转基因小鼠使用人源Fc段,故此与鼠源B细胞受体相比,其缺乏天然B细胞信号传导,因而经常出现对若干抗原或免疫接种反应偏低的情况。Medarex的UltiMAb人源抗体开发系统为一个经验证的第一代转基因小鼠技术平台,其生产高亲和力的全人源抗体,以供应用于多个冶疗范畴(例如免疫学和肿瘤科),Medarex于2009年以24亿美元被百时美施贵宝收购。该经验证的技术平台已生产各种已开发成为非常成功的药物的抗体分子,包括Opdivo(纳武单抗)、 Yervoy(伊匹木单抗)及喜达诺(优特克单抗)。第二代转基因小鼠可对外来抗原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继而产生更为成熟且具有更高亲和力的抗体,而且与第一代相比,其应用范围更广泛且潜在市场更大。2021年,赛诺菲以11亿美元预付款+3.5 亿美元里程碑收购Kymab。和铂医药H2L2平台及HCAb平台是第二代转基因小鼠。


目前全球三个获认可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平台。Teneobio的UniRat平台拥有两种独立的转基因大鼠品系,2021年被安进25亿美元收购。CrescendoBiologics的HumaBody由Crescendo Mouse 的专有转基因小鼠产生,Crescendo获授权使用和铂医药技术,仅限于其内部研发用途。


3. 聚焦自免肿瘤,管线推进高效步入收获期 

3.1. 自免:HBM9161已递交BLA,HBM9378进入II期临床
和铂医药有超过10种专注于肿瘤与免疫性疾病的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阶段至临床后期阶段。自免管线中推进最快的包括巴托利单抗(HBM9161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抗体(TSLP,HBM9378)。


3.1.1. HBM9161:治疗重症肌无力实力不俗,已递交BLA
巴托利单抗(HBM9161)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选择性地结合及抑制新生儿晶体片段受体(FcRn)。 巴托利单抗是和铂医药从HanAll Biopharma引进的全球创新药,拥有在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进行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权利。2022 年10月,公司与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达成授权协议,授予恩必普药业独家可再授权许可的技术授权,在大中华区(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巴托利单抗。公司于2023年12月自愿计划计入其他长期安全性数据,并于2024年6月重新提交巴托利单抗的BLA。2024年7月,巴托利单抗(HBM9161治疗gMG的BLA获NMPA受理。 

FcRn 在防止IgG抗体降解中扮演关键角色。高水平的致病性IgG抗体会诱发多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作为一款新型全人源抗FcRn单克隆抗体,巴托利单抗有望成为针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磅疗法。


巴托利单抗是首个、且唯一一个在中国完成I、 II、 III期完整临床开发的针对FcRn靶点的创新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优势。巴托利单抗III期临床阳性研究结果发表于顶级医学期刊JAMA Neurology这项由中国27家研究中心共同参与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研究,共纳入132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成人患者,其中131例AChR/MuSK抗体阳性患者。在治疗开始的第二周,巴托利单抗治疗组患者MG-ADL评分改善率曲线就与对照组产生了明显的分离,这提示巴托利单抗治疗能够快速起效,发挥症状改善效果。在第43天结束了第一个治疗周期后,巴托利单抗治疗组的ADL评分持续改善达58.2%(39/67),显著高于对照组(31.1%,20/64),提示巴托利单抗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且具有可持续的治疗效果。在第一个治疗周期中,巴托利单抗治疗组患者达到最轻微症状表现(MSE,定义为ADL评分为0或1)的比例为25.4%(17/67),远高于对照组4.7%(3/64)。在MG定量评分(QMGs)、MG复合评分(MGC)、15项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评分(MG-QOL15r)分析中,巴托利单抗治疗组与对照组也呈现了相似的趋势,这些额外证据进一步提示了巴托利单抗治疗效果的可靠性。


巴托利单抗临床进度靠前。目前全球已有两款FcRn单抗获得FDA批准上市:Argenx/再鼎的艾加莫德(efgartigimod)和优时比的Rozanolixizumab,均已获批 gMG 适应症。Efgartigimod 于 2021 年 12 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成人全身性重症肌无力(gMG),为全球首款FcRn靶向药,其分子设计为Fc突变体。Efgartigimod 已经在 gMG、ITP(静脉注射)获得成功,同时也在拓展多个自免适应症。艾加莫德商业化前景良好,2022年上市第一年销售额便突破了4亿美元,2023年更是达到11.9 亿美元。优时比公司开发的Rozanolixizumab是一种高亲和力的FcRn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已经在全球进展至3期临床研究阶段,并在2023年5月获得FDA批准上市。强生Nipocalimab 治疗全身性重症肌无力(gMG患者的III期VIVACITY-MG3研究取得积极结果。国内在研方面,2024年7月再鼎药业从Argenx引进的FcRn抑制剂Efgartigimod(商品名:卫伟迦)获CDE批准上市,艾加莫德成为国内首个获批治疗gMG的皮下注射制。2024 年7月和铂医药已向国家药监局重新递交了FcRn抗体巴托利单抗,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上市申请。


3.1.2. HBM 9378:TSLP 靶点潜在BIC,NewCo落地临床快速推进 
HBM9378/SKB378 是由和铂医药与科伦博泰联合开发的一款抗体药物,双方共同享有其在大中华区及部分东南亚、西亚国家的权益。这款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由和铂医药双重链双轻链(H2L2)Harbour Mice®平台生成,靶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通过阻断TSLP 与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抑制TSLP介导的信号通路。HBM9378/SKB378较长的半衰期优化设计和优秀的理化性质为其带来了显著的给药优势。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2型免疫反应(抗寄生虫免疫和哮喘等过敏性反应)的关键介质,并且促进T辅助细胞2(TH2)介导的疾病,如哮喘和特应性皮炎等。TSLP通过一个异源受体(TSLPR和IL-7Rα)传导信号。这种异源二聚体表达于DC、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以及上皮细胞和神经元。TSLP通过JAK1(通过IL-7R α)和JAK2(通过TSLPR)激活。JAK1和JAK2主要激活STAT5A和STAT5B,最终促使IL-4、IL-5、IL-9 和 IL-13 的产生以及促炎症作用。


TSLP 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细胞谱系,包括树突状细胞、T 细胞、B 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先天淋巴细胞,影响它们的成熟、存活和募集。它是2型免疫反应的关键介质和T辅助细胞2(TH2)细胞介导疾病的启动子,包括哮喘和特应性皮炎(AD)。此外它在癌症和慢性炎症性疾病等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TSLP 与其他上皮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IL-25和IL-33一起在过敏性疾病(包括哮喘、AD和食物过敏)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上皮细胞暴露于过敏原、微生物和化学物质会刺激TSLP 的释放。TSLP促进和放大T辅助细胞2(TH2)型免疫,后者通过适应性和先天性免疫机制增强对抗原或过敏原的免疫反应,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展和/或进展。病毒感染也会触发上皮细胞产生TSLP。TSLP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DC)直接或间接支持细胞毒性T细胞的存活。


TSLP在研管线方面,根据医药魔方Info公众号,全球处于临床活跃状态的TSLP靶向药物共20余款。目前,全球范围仅有一款TSLP单抗获批上市,即安进和阿斯利康联合开发的特泽利尤单抗(tezepelumab),用于治疗哮喘。13款TSLP抗体来自中国药企,除率先进入III期的正大天晴TQC2731,还有紧随其后处于II期的CM326(康诺亚/石药集团)、SHR-1905(恒瑞医药)、Tavo101(拓创生物)和QX008N(荃信生物)。目前,和铂医药已在中国完成了HBM9378/SKB378针对中重度哮喘治疗的I期临床试验,针对该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也即将开启。



目前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TSLP药物快速放量,市场潜力广阔。TEZSPIRE于2021年12月首次获得FDA批准用于重度哮喘,由安进及阿斯利康合作开发。上市三年TEZSPIRE营收持续显著增长,2022年全球营收仅为1.74亿美元,2023年增长至6.53亿美元,增速275%。2024 年TEZSPIRE 创 12亿美元营收,增速87%。


基于广阔市场前景,TSLP靶点交易火热。从第一款TSLP单抗Tezepelumab(Tezspire)获批上市至今,该领域已经陆续产生了7笔产品授权许可交易,其中有4笔集中发生在2024 年。TSLP赛道的大额交易中国药企多有参与。2025年1月,和铂医药将HBM9378授权给了新成立的海外公司Windward Bio,总交易额达到9.7亿美元,并获得受让方股权。相比于同靶点产品,HBM9378在免疫原性和生物利用度上均实现了显著提升,并且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在猴与人体内的半衰期是Tezepelumab的2-3倍。


3.2. 肿瘤:与MNC达成多项授权合作,普鲁苏拜单抗助力下一代抗CTLA-4治疗 
和铂医药肿瘤管线包含免疫单抗治疗、双特异性免疫细胞衔接器、偶联药物等多条丰富管线。推进自有分子临床之外,公司近年陆续同阿斯利康、辉瑞/Seagen等国内外大药企开展对外授权合作,多模态/多领域合作延展至各类海内外顶尖合作伙伴。


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为一种新一代全人源抗CTLA-4抗体,可用于抑制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HBM4003是首个通过公司HCAb平台自主开发的分子,在三年内已从候选药物筛选阶段推进至临床阶段。HBM4003是历史上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抗CTLA-4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相较传统的抗CTLA-4抗体具有良好特性。相较于传统的抗CTLA-4抗体,HBM4003具有显著增加的T调节性细胞清除机理和优化的药代动力学等独特及良好的特性,有助提高安全性,同时通过增强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ADCC策略提升选择性瘤内Treg细胞清除潜力。


HBM4003 开展了针对多种实体肿瘤的合适治疗方案设计的全球开发计划。针对晚期实体瘤的单药治疗以及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癌及肝细胞癌试验均取得了有关疗效及安全性的积极数据。2024年1月公司启动联合PD-1抑制剂试验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入组,HBM4003联用替雷利珠单抗在末线MSS CRC中显示出优良疗效。


3.3. 诺纳生物:赋能全球的抗体开发生态 
凭据公司技术平台的独特领先优势和技术优势,2022年成立了诺纳生物,以便更好地赋能行业创新,为合作方提供 I to ITM(Idea到IND申报)全过程的助力。诺纳生物是一家国际化生物技术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抗体疗法开发团队,致力于为全球来自科研院校、生物技术初创企业及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合作伙伴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利用Harbour Mice®平台的优势,综合抗体发现服务范围从抗原制备、动物免疫、单B细胞筛选,到先导抗体的生成、工程化改造、可开发性评估和相关药理学评估。


诺纳生物已经建立起强大的抗体发现平台、蛋白质工程平台、偶联技术平台、HCAb-CAR筛选平台和可利用mRNA编码靶基因作为抗原以应对高难度靶点的递送技术平台。基于这些技术平台,公司有望向更多的全球范围内的新颖及高难度药物靶点迈进。截至2024年H1,已与众多行业先锋及学术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中国及全球各地的合作网络。


4. BD交易屡获全球顶级药企背书,多个创新品种蓄势待发
在BD方面,和铂医药依托独有的HarbourMice®平台,持续产出高潜力分子,与全球主要制药企业和创新型药物公司建立了广泛且频繁的合作关系,BD数量及金额均处在行业前列。截至2025年2月,公司已与十余家国内外知名药企在ADC、抗体、mRNA、细胞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授权开发,多模态多领域合作延展至各类海内外顶尖合作伙伴,彰显平台价值。



公司至今已与阿斯利康、辉瑞和艾伯维等多家跨国公司进行多次深度合作。HBM9033(MSLN ADC)作为一种针对实体瘤的下一代间皮素ADC药物,于2023年12月以超过10 亿美元的价格独家授权给辉瑞。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两次BD合作,布局前瞻。2022年4月,和铂医药以3.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针对CLDN18.2/CD3的TCE 双特异性抗体HBM7022(AZD5863)授权给阿斯利康。HBM7022采用二价高亲和力抗CLDN18.2和单价低亲和力抗CD3的结构,在保证高杀伤活性的同时,降低了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兼肿瘤研发负责人Susan Galbraith博士也表明对和铂医药平台的认可。2024年5月,和铂医药的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将其临床前单抗项目以超过6亿美元的价格授权给阿斯利康,达成第二次合作。



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研究报告:《和铂医药-B(02142):稀缺抗体生态浩海扬帆,开启自研合作BD三重奏》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1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杨松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20001
李慧瑶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80004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