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TR2100043611
正在进行
/
/
/
2021-02-23
/
/
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后极部微血流灌注及血管形态的观测及其与高度近视并发症的关系
高度近视后极部微血流灌注及血管形态的观测及其与高度近视并发症的关系
本研究拟通过回访患者的多种检查结果,包括眼底照相、广角眼底激光成像、OCT、OCTA、荧光造影、吲哚菁绿造影等,对HM患者黄斑区巩膜穿行血管的特征进行进一步观察,探索巩膜穿行血管与CNV的关系。同时,采取OCTA微血管量化方法,对年轻高度近视病人后极部微血流灌注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与近视相关视网膜病变间的关系。
析因分组(即根据危险因素或暴露因素分组)
回顾性研究
非随机对照试验
N/A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1974136)和湖北省卫生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批准号WJ2019M139)
/
500
/
2021-03-01
2031-03-01
/
(1)单纯性高度近视组: 入选标准: 1. 同意参加本研究; 2. 等效球镜度数≥-6.00D,屈光度数近1年内保持稳定,无眼底并发症; 3. 眼位正常,中心固视点良好; 4. 既往无眼部外伤史或其他眼部疾病史; 5. 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严重全身疾病史; 6. 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21mmHg; 7. 屈光间质良好,OCT图像信号>25; 8. 发生了视网膜、脉络膜的厚度变薄,OCT图像可见患者巩膜层结构。 (2)病理性高度近视组: 入选标准: 1. 同意参加本研究; 2. 等效球镜度数≥-6.00D,近视度数持续加深,或伴发以下其中一种眼底并发症:眼底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漆裂纹、Fuch斑、黄斑出血以及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裂孔等改变; 3. 眼位正常,中心固视点良好; 4. 既往无眼部外伤史或其他眼部疾病史; 5. 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严重全身疾病史; 6. 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21mmHg; 7. 屈光间质良好,OCT图像信号>25; 8. 发生了视网膜、脉络膜的厚度变薄,OCT图像可见患者巩膜层结构。;
登录查看1. OCT、OCTA检查时,由于眼位不正或固视不佳不能良好配合; 2. 由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糖尿病性高度近视; 3. 病历资料不完整,不能排除其他眼部疾病或严重的全身疾病。;
登录查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减毒活疫苗 冻干水痘疫苗
药时空2025-06-20
糖尿病 肥胖 多肽药物
中肽生化2025-06-20
肥胖 AI 口服小分子
Insight数据库2025-06-2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 骨折
艾尔普再生医学2025-06-20
Aβ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新华制药2025-06-20
细胞与基因治疗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2025-06-20
高通 脑卒中 北脑一号
创新创业中关村2025-06-20
细胞治疗
赛德特生物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