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她”很出彩 | 创新药的破译者

    创新药
    03/08
    75

    图片


    3月4日,在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齐慧正在整理一篇关于清瘟组方科学性的论文,这将是她和团队科研的又一项新成果。“近3年来,我们呼吸平台团队发表的SCI论文有12篇了。”齐慧说。

    今年42岁的齐慧是河北正定人,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现任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药评价中心药理部副主任,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

    实验室里的“笨鸟先飞”

    每天早上7点,齐慧都会准时出现在以岭药业新药研发中心办公室,此时距离规定上班时间还有50分钟。她利用这段时间阅读文献、撰写论文、开展药物调研……处理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

    “我一直觉得笨鸟先飞可能比较适合我。”齐慧笑着说。

    高中时,齐慧就对生物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显微镜下那些闪着荧光蓝的细胞,让她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于是,她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面临职业抉择时, 齐慧毅然选择科研道路。“当时我在想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可能是性格使然,我比较喜欢安安静静地做一些事情,所以决定继续读研。”她说。经过努力,她于2007年保送到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主要探索线粒体的遗传机制,正式开启了科研之路。

    798af862f37e8db883fbb2e3b8d7572.jpg

    齐慧在实验室。边义婷/摄

    科研的道路注定不是轻松的,齐慧也因此付出了许多努力。研究生期间,她常常一大早就赶到实验室,半夜才回宿舍,熬夜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回忆起这段经历,齐慧感慨道:“我确实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2013年,31岁的齐慧即将博士毕业,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搞科研,她再一次面临选择。这次她已经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如果现在选择工作,可能就再也没有回头做科研的机会了。”她说:“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学术道路上有所作为。”

    随后,齐慧到德国马普心肺研究所进行了8年的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这个项目对于齐慧来说,算是“跨界”了,她要重新探索呼吸领域相关的知识,从接触小动物,到自己动手处理操作,再到完成分子级别的实验……

    “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所以我愿意多花时间去研究。”她笑着说。

    让临床用药更有效、更安全

    2021年,齐慧结束在德国的研究项目,恰逢以岭药业新药研发中心的呼吸平台正在招揽一位负责人。于是,她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药物研发工作者,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

    “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在中国北方,冬季慢性呼吸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齐慧说,她的家人就深受其扰,“每到冬天,看到家人被咳嗽等慢性呼吸疾病困扰,我就特别揪心。现有的药物大多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我希望我们团队的这个研究能够给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带来更好的药物,让慢阻肺的治疗效果前进一大步。” 

    然而,新药研发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征程,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药物研发的周期很长,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 齐慧说。呼吸系统疾病的机制探索同样如此,在慢阻肺发病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团队也遇到了诸多难题,比如活体肺组织的微血管、微循环观察难题。“肺在呼吸时不断运动,传统方法难以捕捉清晰图像。”齐慧说。于是他们改造负压装置,将小鼠肺叶固定,通过调整玻片厚度和角度,终于在显微镜下清晰捕捉到肺泡微循环的动态,“那一刻真是满满的成就感,大家都特别开心!”

    939b5526fafa30cac67aedc32b8c106.jpg

    齐慧(右)和团队成员在显微镜下观察。边义婷/摄

    除了新药研发,齐慧和团队还承担着上市后药物的再评价工作。“我们采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对上市后的药物进行药效作用机制解析。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药物的效果,也能为中医药药效机制的科学解读,甚至国际推广提供依据。” 齐慧介绍,在对药物进行评价时,团队会采用国际接轨的评价方法和测序手段,对药物的活性成分进行解析,以此推动中医药获得社会,甚至国际同行的认可。

    在齐慧的带领下,呼吸平台团队在创新复方中药的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获得了突破性的结果。在平台建设上,齐慧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壁垒,建立了一系列药物前期筛选体系以及多种小动物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模型,并顺利完成了多个创新复方的药效筛选工作;在成果转化上,齐慧带领团队从多方面布局了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小分子药物的筛选体系,并开展了两个创新药物的前期筛选和临床前药效验证工作,为加快创新新药研发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模型,找到更有效的药物干预靶点,让临床用药更有效、更安全。”齐慧说。

    是妈妈,也要成为榜样

    大家普遍认为在科研领域,男性比例相对较高,女性科研工作者往往面临更多挑战。齐慧直言确实如此,在她的印象里,研究生期间女性比例并不低,但真正选择在科研领域深耕的相对较少。

    除了职场上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身份,齐慧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平衡家庭和工作是她一直面临的难题。尤其在德国的一段时间,为了照顾孩子,她和爱人采取弹性工作制,上午她出门工作,爱人照顾孩子,下午再轮换。为了保证工作的时长和进度,她每天早上5点就到单位。

    “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女性就应该多顾家,确实会影响女性在科研领域的深耕,但这是一个家庭要平衡的问题,不单单是女性。”齐慧说。

    平时,齐慧也非常关注各类女性人物,寻找自己的榜样,比如获得中国女性科学家至高荣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亲子教育博主大J等。“她们身上的职场女性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我不仅是孩子的妈妈,更要成为孩子的榜样。”齐慧说。

    齐慧和她的团队成员正在讨论工作。边义婷/摄

    目前,齐慧兼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兼职南开大学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看到年轻学子,仿佛看到自己求学时的影子。“我建议学生们要多思考,多看别人在做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自己能做什么。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要敢于尝试,学会举一反三。”

    在齐慧的团队里,还有几位女性科研工作者。她说:“女性更细心,能够耐下性子去做一件事情,我所经历过的团队里的女性都非常优秀。”

    科研是一条漫长的路,是什么支撑着齐慧一路坚持下来?她笑着说:“遵从内心。”

    对于未来,齐慧充满期待。她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更多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看到成果。”齐慧说。

    来源:纵览新闻

    往期回顾


    以岭药业中药1.1类新药芪防鼻通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一类创新中药通络明目纳入医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新添利器


    中医药治疗心衰科研成果登上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


    重大成果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津力达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


    重磅!以岭药业创新中药治疗早衰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位列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首位


    良药为民|以岭药业荣膺“2023年中药创新品牌企业”榜首


    全球顶级医学期刊:通心络可使急性心梗死亡风险降三成



    图片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